随着3D NAND加速量产,下半年产能若顺利开出,将成为NAND Flash市场最大变数。
比NAND闪存更快千倍 40纳米ReRAM在中芯国际投产引起业界关注!曾经一度大举退出内存生产的中芯国际,为何锁定瞄准ReRAM?主要原因在于ReRAM应用在物联网(IoT)装置拥有愈长的电池续航力,一来可节省维护成本、二来有助提高物联网基础设施可持续性。
2016年12月30日,总投资387亿元的华力12英寸先进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在浦东康桥工业区正式开工。同一天,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也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动工建设。
近日,国内两家最主要的半导体制造上市公司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前后发布2016年财报,业绩均创新高,其中中芯国际2016 年销售总额为29 亿美元,收入同比上升 30.3%;华虹半导体销售收入7.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
一颗高性能芯片在区区数百平方毫米的硅片上蚀刻数十亿晶体管,晶体管间的间隔只有几十纳米,需要经过几百道不同工艺加工,而且全部都是基于精细化操作,制作上凝聚了全人类的智慧,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生产技术、尖端机械的集中体现。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IC Insights 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底为止,全球晶圆产能(以 8 吋晶圆计算)达到每月 1,711.4 万片。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的产能成长最多,占全球市占率接近 11%,排名全球第五位,台湾地区市占率仍然领先韩国,位居榜首。
半导体市况好热闹,就在台积电透露5nm将在2019年试产之际,联电23日也宣布,自主研发的14nm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制程技术,已成功进入客户芯片量产阶段,良率已达先进制程的业界竞争水平,此制程将帮助客户开拓崭新的应用于电子产品。
集成电路出口金额1月大增14.5%达45.41亿美元
自苹果(Apple)首推iPhone,造就触控人机介面的风潮以来,台系IC设计业者最多有高达30家以上,投入触控IC相关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只是,面对终端触控IC市场跌价过速与升级过快的压力,加上主流的全球移动装置相关触控IC市场,很快就分出胜负,由经济规模较大的一线芯片大厂全拿走,仍计划耕耘全球触控IC市场商机的台系IC设计业者,不是默默退出,就是另走他途,改攻智能家居、工业专用、车用电子、及商用看板等利基型触控IC市场,又或进一步追求触控IC技术升级,往新兴的全球指纹识别芯片市场进军。
过去中国IC芯片行业被人称为“两头在外”的处境,一方面制造自给率不足、销售主供海外,然从2014年国务院发布“集成电路发展纲要”之后,IC设计行业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真正的“中国芯”——以中国制造为主、供应内需市场将是大势所趋。
近期,长江存储和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联合承担的3D NAND Flash存储器研发项目取得新进展,向产业化道路迈出关键一步。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厂商积极开展存储芯片相关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政策支持之下,随着技术等逐渐成熟,行业发展将迎来拐点。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纷纷发力拓展存储芯片业务。
2017年包括苹果、三星、华为、高通、联发科及展讯等陆续推出最新的智能手机芯片解决方案,面对成长趋缓的全球手机芯片市场,杀价动作丝毫未停歇,加上国际手机品牌大厂仍坚持自研芯片,以及手机芯片供应商纷采用最先进的10nm制程技术,新款芯片成本大幅垫高,2017年全球手机芯片厂想要更赚钱的目标恐将落空。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2月20日文章,原题:留意美中半导体霸主之争中国的半导体雄心将是美中未来贸易关系的晴雨表。中国的目标——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方法——会给美国决策者带来棘手问题。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与台湾地区近日纷纷公布2016年半导体统计数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第二季单季起,大陆IC设计产值就已超过台湾地区,而从双边统计材料对比来看,2016年大陆IC设计的全年产值更已逐步拉开与台湾地区差距,值得关注!
“预计芯片中集成晶体管的数量 24 个月会提高一倍。”——相信大家对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并不陌生。在过去的四十年里,IT 行业一直受这一定律的驱动。不过近年来随着传统电子芯片发展速度的放缓,“摩尔定律”正逐渐走向历史。未来,基于光子技术的新型芯片,或将打破电路元件的限制,建造出运算速度更快的计算机。
目前在中国主要Fab厂产线上跑的芯片产品主要产品大都是在通讯、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是面向手机市场的IC 应用。据悉,中芯国际目前有42% 的业务都来自手机领域,而中国大部分IC 设计公司产品都存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几率,显然替代市场已有需求仍是主流,此消彼涨,主要还是存量需求在小幅波动,市场的总量需求并未见有明显新增,但新增的产能在未来几年会逐步释放出来。我们做好了去如何消纳的准备了吗?
2月12日,总投资300亿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正式宣布开工;兆易创新亦于2月13日公告拟收购北京矽成100%股权,矽成的主要业务为SDRAM。新年伊始,我国存储器产业便连续爆出两项重要消息,表明我国存储产业的布局正在加速推进当中。而随着数项重大投资的启动,存储器正在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过去中国IC芯片行业被人称为“两头在外”的处境,一方面制造自给率不足、销售主供海外,然从2014年国务院发布“集成电路发展纲要”之后,IC设计行业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真正的“中国芯”——以中国制造为主、供应内需市场将是大势所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和包小辉等采用冷原子系综,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为远距离量子中继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这为我国量子通信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量子通信发展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