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文章 » 正文

物联网时代催生的市场,我国传感器为啥“一身毛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8  浏览次数:29
核心提示:近日,黑客利用监控摄像头在内的物联网设备发起网络攻击引发广泛关注,也再次将物联网推到了风口浪尖。专家预测,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带动生产方式向智能化融合转变,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推动传统经济模式加速迈向互联网经济,并最终转向数字经济。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扩展。未来,物联网将成为一个比互联网更广阔的市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在近日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商业物联网行业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商业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610亿美元。

中芯谷
 

我们都知道,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时,普通设备的功能远远达不到要求,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物联网传感器的帮助。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众所周知,传感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任,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传感器市场也将随之达到数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面对如此广阔市场前景,各国均纷纷开始布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也已经获得一定的成果。


如今,我国传感器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不仅拥有了基本齐全的产品门类,设计、研发和应用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知是如此,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部分细分领域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志良却表示了担忧,“从目前来看,我国物联网还没有取得技术上的真正突破”。正如王志良所言,在物联网各项技术中,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

目前,我国传感器格局虽然已经形成,但技术档次低,尤其是智能化、小型化传感器的技术难题尚未攻克。传感器自主研发滞后不仅导致物联网系统成本高昂,阻碍物联网应用推广,更重要的是其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产业链不完整和商业模式不健全也是制约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短板。


为促进物联网传感器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中国要掌握“五权”的建议。一是要使得物联网传感器由中低端走到到中高端,就要大力提升产业价值链的协同,争取掌握产品的定价权;二是大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功能、实用性,掌握产品定质权;三是大力提升中国物联网传感器的标准化水平,掌握定标权;四是大力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掌握定新权;五是大力提升中国企业、中国产品的品牌传播力,掌握定名权。


如今,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部智能手机、一部高档汽车在,再到一个现代化智能工厂,处处都有传感器的身影。如果要实现传感器的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减少成本和响应时间、提高精度和可靠性仍是努力的大方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QQ在线咨询
全国服务热线
0755-83979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