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文章 » 正文

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巨头成长路径看国产集成电路发展机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3  浏览次数:28
核心提示:看好半导体设备未来10 年发展,国产厂商终将通过产业整合分享大蛋糕!

国际主流半导体设备大厂都经历了四十年以上的发展, 导致行业结构相对固化


但是由于半导体产业转移与国内政策资本的积极推动,大陆的建厂潮驱动国内半导体资本支出中枢迅速提升,国产设备厂商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我们仔细分析AMAT 和ASML 的发展历史,结合国内半导体环境,指出依托并购整合是国产设备厂商实现迅速崛起的最佳路径。


国际龙头设备大陆业绩崛起源于建厂潮带来的资本支出中枢提升,半导体设备并不是主题性投资机会。众多晶圆厂的落地显著提升我国大陆半导体资本支出中枢,而设备投资额可达到一条新的晶圆生产线总投资额的65%~75%。SEMI的数据显示,2015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营收达 373 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营收48.8 亿美元,占比13.09%,较2014 年上升1.43%。预计2016 年中国设备市场营收为53.2 亿美元,增长9.02%,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4.07%。可以预见,中国市场是未来10 年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长最大的动力。


半导体设备市场大蛋糕必将有中国厂商一席之地


尽管与国外大厂有技术差距,但国内的设备厂商正处于一个进步、崛起的阶段。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我国半导体设备除了前道光刻基本都已进入晶圆大厂,后道光刻上海微装进入长电科技,薄膜淀积七星电子进入华力等。另一方面,政策的强力扶持将会使得半导体设备国产率迅速提升;


并购与创新驱动是半导体设备厂商两种清晰发展模式


分析AMAT 与ASML 的成长历史,我们发现创新驱动和并购是推动设备厂商成长的主要动力。创新驱动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与研发资金支持,而并购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及风险,加速了新技术集成、应用的速度,但并购存在整合风险,需要政府与客户的协同 ;


借鉴国外巨头成长史,国内有望通过外延并购实现崛起。考虑到国内外半导体设备的差距很大,需要尽快追赶;同时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到商用的周期又比较长,新产品一般要过2 至4 年才可以进入市场,5 至6 年开始实现销售,8 至9年才可能达到收支平衡,10 年才可能达到盈利;另外加速发展半导体设备是形成中国IC 产业链的当务之急。所以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加上大基金的支持,相较于创新发展,模仿ASML 以并购成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QQ在线咨询
全国服务热线
0755-83979566